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杜绝“填表扶贫” 形式主义该刹车了

    信息发布者:我爱我家
    2017-07-29 22:44:43    来源:中国江苏网   转载

    为解决扶贫领域依然突出的形式主义问题,国务院扶贫办7月24日发布通知,要求各地制止频繁填表报数、迎评迎检、陪会参会等大量耗费基层干部精力的行为,维护脱贫攻坚工作正常秩序。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,各级扶贫部门要狠刹形式主义歪风,切实减轻基层负担。(7月24日新华社)


   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。“精准扶贫”成了一个高频词汇。扶贫攻坚是一场硬仗,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,各地也均选派了驻村帮扶队员、第一书记“蹲点入村”,积极开展了扶贫攻坚工作。


    应该说,有中央政策的上层设计,有各地扶贫团队的同心戮力,国家的扶贫攻坚工作有了较大进展,一些地方也提前实现了脱贫目标,然而在目前的精准识贫、精准脱贫过程中,一些地方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跑偏的现象,甚至出现了扶贫中的 “新形式主义”,特别是体量庞大、繁杂琐碎的各类表格。就让扶贫工作人员吃不消,更让群众不满意。


    一个月前,笔者的一个村中蹲点扶贫的朋友曾在微信中吐槽称“天天迎检,连表也填不完,哪有空搞扶贫”,据这位朋友说,仅仅所需要填的各类表格就有90多类,让人看得眼花缭乱。客观而言,填写各种表格,对于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的脱贫攻坚资料,继而发掘出“大数据”的价值,当然是必要的,但是一味在表格上来、到表格上去,不仅会令大量的扶贫工作者陷入其中不能自拔,而且还会耽误扶贫的具体工作实践。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,扶贫攻坚的完成是有时限的,当基层工作者把许多精力都放在这上面,耗费大量的人力、宝贵的财力,甚至为此搞表格游戏而没有工夫去做实际的工作时,就是本末倒置。这偏离了脱贫攻坚的方向,损耗了群众对扶贫工作的信心。


    之所以会出现“精准扶贫”变身为“精准填表”,之前新华社的一篇文章点出了其根源:主要原因是不少原本只适用于机关、企业的考核督查方式,被机械地搬到了田间地头,群众家中。为了“精准识贫”,一些地方在流程管控上下足功夫,过分强调“留痕”,要求基层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、层层签字画押。为摸清贫困户底数和方便督促检查,还精心设计出一式多份的表格,填报内容列得细而又细。比如仅贫困户收入一项,就列出了工资性收入、政策性收入、产业收入等过细的项目。


    另外,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填完表格,扶贫工作者往往是通宵达旦工作。尤其是让基层扶贫干部感到无奈的是,由于各级部门统计口径不同,大同小异的表格今天刚填,明天又催,在一定程度上,精准扶贫异化成了“表上绣花”。


    毫无疑问,国务院扶贫办7月24日发布的通知,要求各地制止频繁填表报数、迎评迎检、陪会参会等大量耗费基层干部精力的行为,维护脱贫攻坚工作正常秩序,是对扶贫攻坚工作的一种纠偏、矫正,也是对基层扶贫工作者工作的减负。这有利于扶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,而不是仅仅在表格上的做做花样。


    目前,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国上下已经进入关键阶段,任务艰巨而繁重,国务院扶贫办在当下发出通知、下发禁令,有利于引导驻村帮扶队员、第一书记、基层工作人员重心下沉,把主要精力放在落实帮扶项目和措施上,聚焦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上,唯此,扶贫攻坚工作才能得到干部群众的拥戴。


    脱贫攻坚是靠“实干”出来的,不是“填表”填出来的,这样的形式主义和本本主义是该刹车了!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